第九百二十六章 从老王家掏掏家底-《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3)页

    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他已经能理解王太医这种顾虑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知识,无论是获取还是传播,都太难太难了。

    王家的历史,胡大老爷也听眼前的王太医唠过。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至少师从孙思邈,而后一路传承至今,是真的。

    或者说,知识的最初源头是不是来源于孙思邈不知道,可这一路王家的历代先祖绝对没少对起进行查漏补缺。

    甚至还少不了从外头弄来些许知识填充进去。

    这可都是人家祖祖辈辈的积累!

    可如今就因为个医学院院正的位子,就让人全拿出来,那多少是有些不合适了。

    因为这个时代,如王家这般的医学世家所积累的知识,还真就比这医学院院正的位子宝贵。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缓缓的开口道。

    “老王,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我倒是有个折中的想法。”

    “胡爷您请讲,老夫洗耳恭听!”

    甭管胡大老爷说得对不对的,至少老王清楚,对这位爷绝对得保持尊重。

    虽然双方的年岁差不多,可地位、身份这种东西,那可就相差太多了。

    “嗯,我想了想,你王家的医术我虽然没翻看过,但以我看来,大概也是由浅到深尽皆记录在案的吧?”

    “嗯,没错,从祖宗辈自妙应真人处记录并传承下这一门手艺开始,我王家便开始不断的整理、添加、修撰着这本医术。”

    “既如此,那倒是好办了!”

    “这样,咱们把你们家那医术给分个层次!”

    胡大老爷直接一拍手掌,还真给人出了个主意。

    “首先,那些最常见的病症的诊断方式、普通药方,这些东西,其实不是你王家独有的,不少医学世家乃至药房里工作多年的小伙计实际上都知道,老王,我说的可对?”

    王太医点点头。

    显然,这事儿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医馆、药房里来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发病量最大的普通病症。

    那么但凡在这种地方多呆上几年,哪怕只是当个学徒、伙计,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这些病症的诊疗方式,他大概是能学个七七八八的。

    或许在药方调整、用药剂量方面没那么灵活,多了几分死板,但绝对不会吃死人,甚至连疗效也大差不差。

    顶多就是因为个人差异导致疗效没那么显著或者带着点其他副作用而已。
    第(2/3)页